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全文)

时间:2022-05-25 19:20:03 手机站 来源:网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全文)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4篇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篇1

思修第一章重点总结

 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

  (1)理想的含义: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类型:从性质和层次上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3)信念的含义: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4)理想和信念的关系:理想和信念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5)理想信念的作用与意义: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1)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

  (2)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

  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1)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

(2)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中。

思修第二章重点总结

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1)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2)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爱国主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组带。

  (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3)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4、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问题上,需要树立的观念有: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3、做忠诚的爱国者:

  1推进祖国统一;

  2促进民族团结;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思修第三章重点总结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

  1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

  2人生道路的方向;

  3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2、人生观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

  3、人生目标,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2)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完善自我、全面发展的保障。

  2、人生价值的标准

  (1)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

  (2)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

  (3)劳动和贡献的尺度是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

  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1、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1)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

  (2)诚信原则。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

  (3)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

  (4)互助原则。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2、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
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

  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1)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2)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3)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思修第四章背诵知识点总结

 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1)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

  1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2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的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

  3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2)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1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影响;

  3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4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5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二、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

  (1)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3)是中华传统美德新的升华和质的飞跃;

  (4)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三、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2)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要**的难题更多,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大,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会更大。推进改革全面深化,需要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引领。

  (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4)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知道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型原则。

思修第五章背诵知识点总结

一、社会公德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的重要基础;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文明礼貌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2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

  3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4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人民未来;

  5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二、职业道德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爱岗敬业(最基本要求);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三、个人品德

  1、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2、个人品德具有鲜明的特点:

  1实践性;

  2综合性;

  3稳定性。

  3、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3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的主题精神力量。

思修第六章背诵知识点总结

一、法律的概念及发展

  1、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四个原则:

  (1)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2)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

  (3)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4)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适应的人权保障原则。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1、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首先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此外,法律还有指引、预测、评价、强制、教育等重要作用。

  (1)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来实现的。

  1授权性规范指引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

  2禁止性规范指引人们不得做什么;

  3义务性规范指引人们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

  (2)预测作用。法律通过对某种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使人们能够预见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从而自觉地实施合法的行为,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3)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评价行为法律意义的作用。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实施的行为,可以根据法律作出合法与非法,正当与不当的评价。

  (4)强制作用。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的,其强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公民等法律主体必须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及公民等社会主体实施违法行为后应当受到的惩罚。法律的强制作用有利于促使公民等法律主体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树立法律权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良好社会秩序。

  (5)教育作用。教育作用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

  1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2通过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警示;

  3通过表彰法治建设的先进人物,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环境。

  2、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运行的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等环节。

  (1)法律制定

  1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2立法程序大体包括: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表决;
d.法律的公布。

  (2)法律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

  (3)法律适用

  1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2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3司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4)法律遵守

  1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人们通常把守法仅仅理解为履行法律义务;

  2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思修第七章背诵知识点总结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三个方面的核心要义。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的治国方略。

  二、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1、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1)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

  1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法律的优先适用性,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会规范的调整时,要优先考虑法律规范的使用;

  3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是指法律必须遵守,违反法律要受到惩罚。

  (2)权力制约。权力制约分为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

  (4)人权保障。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障和司法保障。

  1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2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

  3行政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

  4司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正当程序。正当程序具有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基本特征。

  2、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

  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4养成依法办事习惯。

  三、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尊重法律权威的意义重大,表现为:

  (1)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2)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3)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4)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2、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主要在如下四个方面:

  1信仰法律;

  2尊重法律;

  3服从法律;

  4维护法律。

思修第八章背诵知识点总结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1、法律权利

  (1)法律权利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2)法律权利的分类: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基本权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规定的权利,如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宗教信仰自由;
③人身自由;
③受教育权等。

  2、法律义务

  (1)法律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的对他人的责任。

  (2)法律义务的履行表现为两种形式:

  1作为,是指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

  2不作为,是指义务人不得实施某种行为。

  (3)法律义务具有法定的强制性,违反法律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包括:①民事责任。②行政责任和③刑事责任等。

  二、我国宪法法律规定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1、政治权利与义务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政治表达的自由、民主管理权、监督权等。

  2、人身权利与义务

  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安全权、通信自由权等具体的权利。

  3、财产权利与义务

  财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的权利。

  4、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1)社会经济权利以生存权为核心。

  (2)将生存权作为首要人权。一般而言,国家对于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具有三层义务:

  1尊重的义务,即不采取行动加以干涉的消极义务;

  2保障的义务,即保护公民免受第三方行为侵害的义务;

  3实现的义务,即采取积极措施为公民提供某些服务及给予某种便利的义务。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篇2

蓝色为注意出选择题,红色为注意出简答题,紫色为注意出论述题

一、绪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②、是适应国际环境剧烈变化要求的需要。③、是执政党担负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责任的需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二、第一章

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3、理想的类型:①、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②、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③、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④、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社会政治理想、社会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4、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5、信仰的含义: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幻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
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Eg:马克思主义

6、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包括:(1)理想与信念的作用:①、指引人生的目标。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①、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②、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③、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7、如何正确立志?①、立志当高远。②、立志做大事。③、立志须躬行。

8、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①、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②、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③、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9、对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错误认识,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误区。两种错误认识,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还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认识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①、理想与现实存在对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②、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三、第二章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④、爱自己的国家。

3、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①、热爱祖国,矢志不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位卑未敢忘忧国。”;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维护统一,反对分裂。④、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4、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②、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③、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④、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5、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利益?①、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③、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6、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①、自觉维护国家利益。②、促进民族团结。③、维护祖国统一。④、增强国防观念。⑤、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四、第三章

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解释:人的本质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身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4、人生观要回答的问题:①、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
②、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③、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5、人生目的的作用:①、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③、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6、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一是,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二是,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7、端正人生态度:①、人生须认真。②、人生当务实。③、人生应乐观。④、人生要进取。

8、错误的人生观:①、拜金主义人生观;
②、享乐主义人生观;
③、个人主义人生观

9、人生价值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10、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①、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②、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11、人生价值的标准。①、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②、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③、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社会平均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12、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要做到以下四个坚持: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④、坚持动机与效果统一。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篇3

一、绪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②、是适应国际环境剧烈变化

要求的需要。③、是执政党担负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责任的需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4、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5、人才素质是什么?

①徳是人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6、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7、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①确立独立自主意识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④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8、大学生应该塑造的崭新形象

①理想远大,热爱祖国②追求真理,善于创新③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④视野开阔,胸怀宽广⑤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9、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0、思想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中药手段。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们学法学尊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

11、学习“思修”课的意义:①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

才之路②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

识基础③有助于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第一章

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理想与现实既对立有统一。其统一性表现在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3、理想的类型

:①、从理想的

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②、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③、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④、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社会政治理想、社会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其中,居于核心地位

、规定和制约其他方面的是社会理想

4、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5、信仰的含义: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幻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
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

Eg:马克思主义

6、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包括:(1)理想与信念的作用:①、指引人生的目标。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①、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②、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③、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7、大学生如何正确立志?①、立志当高远。②、立志做大事。③、立志须躬行。

8、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①、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②、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③、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9、要使真理性认识深入人心,成为科学信念的根本途径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马克思的科学信念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10、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②马克思主义具有持

久的生命力。③马克思主义已改造世界为己任。

11、理想与信念的关系: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理想是信念的根据与前提。

12、大学生应当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第二章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总有着不同的内涵。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要求: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基本要求)。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④、爱自己的国家。

3、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①、热爱祖国,矢志不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位卑未敢忘忧国。”;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③、维护统一,反对分裂。④、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4、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②、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③、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④、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5、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利益?①、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③、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6、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①、自觉维护国家利益。②、促进民族团结。③、维护祖国统一。④、增强国防观念。⑤、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7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需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主要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

8、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还是

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9、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团结统一③爱好和平④勤劳勇敢⑤自强不息

10、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①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②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③改革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11、爱国主义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行为一致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12、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

13、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4、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进步的创新。

15、增强国防观念的意义:①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体现②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③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

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第三章

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

根本观点。

2、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解释:人的本质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3、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身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

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也就没有正确的人生观。

4、人生观要回答的问题:①、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
②、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③、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5、人生目的的作用

:①、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③、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6、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一是,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二是,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的统一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7、端正人生态度:①、人生须认真。②、人生当务实。③、人生应乐观。④、人生要进取。(认知,情感和意志是起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要素)

8、错误的人生观:①、拜金主义人生观;
②、享乐主义人生观;
③、个人主义人生观(个人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

9、人生价值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10、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①、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②、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11、人生价值的标准。①、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②、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

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③、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社会平均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12、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要做到以下四个坚持: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

一。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④、坚持动机与效果统一。

1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1)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②、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2)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

条件: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出发;
②、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

本领。③、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④、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4、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①、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②、走与社会实践相结

合的道路。

15、集体主义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基本原则。强调集体利益的发挥离不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且集体要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集体主义原则的重要价值取向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五、第四章

1、道德的起源:①、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

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③、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2、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其服务的是上层建筑。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3、道德的主要功能: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①、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②、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更重要)。总的来说,其实质是在调整利益关系。

4、道德的功能:①、主要功能: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②、其他方面的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

5、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

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6、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①、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

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②、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孔子以仁作为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③、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④、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⑤、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⑥、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7、人类最初的道德表现形式是传统习俗。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潮,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

失落{文化传统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

8、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①、爱国守法②、明礼诚信;
③、团结友善;
④、勤俭自强;
⑤、敬业奉献

9、大学生与诚信道德。①、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②、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

展的前提。③、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10、个人品德的特点:实践性、综合性、稳定性。

11、个人品德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的发展变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其道德行为。

12、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目的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而社会主义道德也是现阶段我国的主要道德类型和对全体公民的共同要求。

13、道德修养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改造自我,教育自己,形成自己的道德品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篇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生课堂讨论记录手册

— 学年度第 学期

院(系):

专 业:

班 级:

教 师: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说 明

1.本手册分单元设计,要求学生在每一次课学习结束后,按照教师要求如实记录班本次课的讨论内容;

2.每次讨论课结束后,教师应以此为依据在学生课堂讨论活动成绩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比例记入学生的总评成绩;

3.本手册完成后学期末交马克思主义学院存档保存。


研讨课成绩记录表

学号

姓名

成绩

学号

姓名

成绩

策划书


现场照片
个人记录

学号:

姓名:

主题:

精彩语录摘抄:

心得体会:

课堂记录:

课堂总结:


附件1: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直接考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和条件一览表

招聘单位

招聘职位

招聘人数

其他要求

备注

年龄

学历

学位

专业

其他

针灸推拿

学院

教师1

1

硕士研究生:35周岁及以下(1984年7月3日以后出生

),

博士研究生:40周岁及以下(1979年7月3日以后出生),

正高职称人员:45周岁及以下(1974年7月3日以后出生)。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硕士学位及以上

中医骨伤科学

正高职称不受学历学位和专业限制,但其正高职称证书专业名称应与招聘专业相应

中医学院

教师2

1

博士研究生

博士学位

方剂学

教师3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硕士学位及以上

中医基础理论

医疗技术

学院

教师4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临床检验诊断学

教师5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医学影像与核医学、医学影像技术

教师6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生物医学工程

临床医学院

教师7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内科学

教师8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口腔医学、口腔基础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

教师9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儿科学

教师10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妇产科学

基础部

教师11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解剖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教师12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英语口译

教师13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对外英语教育

现教中心

教师14

1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艺术设计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师15

3

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教学(思政)


附件2:

四川医专2020年直接考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报名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照片)

出生地

民族

政治面貌

毕业院校、专业、学位

硕士:

博士:

报考单位和岗位

身高cm

身份证证件号码

原工作单位

现居住地

参工时间

现有专业

技术职称

婚姻

状况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大学以来学习培训

情况

工作

经历

主要

科研成果

资格证书和获奖

情况

填表时间:
年 月


附件3:

四川医专2020年直接考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试讲教材一览表

序号

招聘专业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基础》(第3版)

冼华 陈中定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7月

2

方剂学

《方剂学》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教材(第4版)

王义祁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年5月

3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第二版)

王敏勇 陈建章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8年6月

4

临床检验诊断学

《微生物学检验》(第4版)

甘晓玲 李剑平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12月

5

医学影像与核医学、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3版)

李萌 樊先茂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7月

6

生物医学工程

《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第5版)

王洪波 张明亮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6月

7

艺术设计

《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5月

8

内科学

《内科学》(第7版)

王庸晋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年11月

9

口腔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口腔正畸学》(第2版)

赵高峰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11月

10

儿科学

《儿科学》(第二版)

林梅、王振敏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年4月

11

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第7版)

茅清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年1月

12

解剖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7版)

窦肇华 吴建清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7月

13

英语口译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

郑树棠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年3月

14

对外英语教育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

郑树棠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年3月

15

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教学(思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

本书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年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
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推荐访问:法律基础 整理 笔记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章节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